如果你正在求職,想要加入外商或是重視國際拓展的企業,想必會發現英文不僅是加分條件,更是基本條件。此時,除了準備好在台灣常見的中文履歷,一份妥善的英文 CV 也是必要的。該怎麼寫出完美的英文 CV、爭取到面試機會?一起來看看英文 CV 的全教程吧!
除了 CV,我們可能更常看到企業要求繳交「resume」,其實兩者廣義都稱為履歷,但是在內容、篇幅會根據不同的使用情境而定:
Curriculum Vitae 是拉丁文「生命歷程」的意思,現在延伸為履歷之意,主要可分為求職或是申請學校/學術單位的工作之用。
學術用 CV
學術用 CV 通常用於申請學校、獎學金、學術單位的職位等學術類型的工作和機會時,內容會比求職用的 CV 更為詳盡,除了列出經歷,也須說明每個經歷具體的成果與成長等,並且格式沒什麼變化空間,建議按照時間序撰寫、越近期的排在越前面。學術用的 CV 較無頁面限制,內容通常包括學歷、工作經歷、研究經驗、專業能力、其他能力等等。
求職用 CV
除了學術使用的情境以外,一般我們會認為 CV 就等於 resume,可以直接使用撰寫 resume 的方式去撰寫 CV。雖然兩個詞彙在大部分的國家都沒有特別的區分,如果仍然不太放心的話,可以主動和企業 HR 做確認。
resume 的字源為法文 résumé,原意為「總結性的敘述」,在英文中也有「回覆」之意,但是發音不同。而在法文中,履歷則是使用「CV」這個字。相較 CV,resume 較為單純、通常作為求職之用,建議在完整的一頁或兩頁中(根據資歷深淺),呈現最精華、優秀的經歷和亮點。
延伸閱讀:履歷和 CV 有什麼不一樣?
現在,我們已經知道 CV 跟 resume 的不同,那麼,同樣是「求職」用的 CV,英文的 CV 又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?一起接著看下去吧!
一份好的 CV,最重要的就是取得面試機會,而我們該如何用短短的一到兩頁就達到這個目的呢?首先,先設想你是企業內部的人資或是面試主管,每天都收到成千上百封的 CV,只能很快地在幾秒鐘內就決定這份 CV 要分類到「合格」還是「不合格」中。因此,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適合的人,以下是你在看 CV 的時候,三個在意的重點:
而為了能夠回答到上述三個問題,一份合格的 CV 至少需要具備五個元素:聯絡資訊、工作經驗、學歷、軟硬實力、成就&獎項。此外,也可以根據應徵企業文化、個人經歷、所在國家的國情等,加入客製化的內容,像是自我介紹、職涯目標。
既然是作為求職之用,CV 自然是以工作相關的內容為主。一般來說,若非是求職當地的習慣或是企業主動要求,應避免在 CV 上揭露過多詳細的個人資訊,包括婚姻狀態、個人照片、宗教信仰、完整的居住地址。除此之外,除非能夠找出有力的連結,不要放上與應徵職缺不相關的經驗,像是應徵軟體工程師,就不要把求學時的餐飲業打工經驗放上 CV。
收集好 CV 上面要放的資訊後,該怎麼呈現在 CV 上最適合呢?這是一門有趣的學問,找工作的 CV 不像是學術用的 CV 通常希望你按照時間順序撰寫、能夠直接順暢地了解個人的成長歷程,畢竟學術 CV 力求詳細,通常閱讀的人都會仔細看完、沒什麼截長補短的空間,也較沒有排版技巧可以為 CV 加分。
然而,找工作的 CV 可就不同了,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求職狀況以及優勢選擇排版的方式,讓企業一看就看到我們最優秀的部分!以下介紹三種不同的 CV 排版方式:
最常見的 CV 形式,直接利用時間軸安排 CV 內容。在同個項目中,越接近現在的內容放在越前面;整體而言,因為越前面的經歷會越被專心閱讀,因此工作經驗應置於學歷前。
功能型 CV 以「亮眼程度」作為排版的依據,將能夠連結應徵職缺的核心能力、加強相關性的內容放在越前面;需要在過去的經驗中,盡可能找出與 JD 關聯性高的內容放進 CV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想從行銷轉職為 UI 設計師,但是過去沒有設計相關的工作經驗、學歷背景,而是利用 gap year 上課和自學。在你的 CV 中,一開始應先列出與 UI 設計相關的專案以及能力,像是繪圖工具、程式語言、網頁設計,以及所有能夠證明你具備 UI 設計能力的證照、課程證明等等。
混合型 CV 也是常見的 CV 寫法,綜合了以時間軸呈現的工作經驗&學歷,以及能夠呈現個人亮點的個人簡介、專業能力、成就與獎項等等內容,至於如何排序這些內容則沒有什麼限制,通常可以選擇把越有亮點的內容放在越前面,例如曾在大企業實習就把工作經驗放最前面;曾獲得國際知名獎項就把成就&獎項放在最前面。
以下是三種不同 CV 排版的範本,都是使用 CakeResume 的 線上 CV編輯器 製作,歡迎點擊下載!
現在我們對於找工作的英文 CV 上面該放什麼、怎麼放已經有個大概的概念,接下來將要更詳細地介紹每部分的內容該如何撰寫,在每個主題中,我們都會介紹這個主題在整個英文 CV 中的重要程度、適合什麼樣的求職者使用、撰寫的注意事項以及實際的示範。如果對特定的內容有興趣,也可以直接點擊主題跳到你最想了解的部分!
Part 1
不管你的 CV 要放什麼內容、如何排序,在英文 CV 的最上方,或是第一部分的個人資料之後,都可以用「一句話」為你的 CV 下個標題,讓企業一看到就覺得「就是你了!」
在下標題時,可不是寫出自己認為的專長就可以了!在撰寫 CV 時,務必要時常換位思考,設想企業會想要看到什麼?在下標題的時候,有以下幾點要注意:
當我們看到別人沿用自己說過的話、做過的事,想必都會覺得印象特別深刻。撰寫 CV 時也是如此,盡可能使用 JD 上面的說法、詞彙,再根據自身狀況微調,給對方「非常適合」的第一印象。
標題可以幫助你第一時間抓住對方的目光,但 CV 的內容才應該是重要、花最多心思的地方,因此標題務求簡短、精確,並控制在 10 個英文字以內。
有些公司分工較細,就算是相同的專業需求,也可能細分成不同職位。因此,就算你的能力適合幾個不同的職位,也建議根據應徵的職缺客製化標題。
既然是標題,若無法吸引人注意便沒有意義了,建議在標題的每個單字都使用大寫開頭,並且放在 CV 的最上方或是置於個人資料之後。
以下舉兩種方式以及其範例:
【 1 個描述個人特質的形容詞】+【應徵職稱】+【任職相關工作的經驗】
【 1 個描述個人特質的形容詞】+【應徵職稱】+【 Skilled in/Specializing in 相關能力】
Part 2
在英文 CV 中,「自我介紹/職涯目標」的內容可視為標題的延伸,在 2-3 句話中,總括求職者的理想職稱、能力、經驗、近期求職狀態以及對職涯的目標和規劃。簡單來說,可以讓企業在開始閱讀你的 CV 前,用比較軟性、敘述性的文字了解你這個人。而對於新鮮人、轉職者來說,因為經驗尚不多或是與應徵職缺關聯性較低,適當的自我介紹與職涯目標陳述,可以呈現求職者的熱忱及企圖心。
仔細研究 JD,並在其中找出符合自己經驗、能力的敘述以及人格特質,不僅能夠吸引對方的注意,更有助於成為 ATS(Applicant Tracking System)篩選通過的履歷!
可說明自己的職涯目標,以及應徵該職缺/加入該公司可以如何幫助自己達到這個目標。
除了從企業獲得,也可以多說說自己能為企業帶來的價值,想必這是所有人資、面試官最關心的內容。
如果在應徵職缺的相關專業中,得過不錯的獎項、認證、執照等,都可以簡單提到;要是有亮眼的相關工作經驗,也別忘記用數字輔助敘述!
作為 CV 的開場白,建議將「自我介紹/職涯目標」的段落放在 CV 標題或是個人資訊後,建議控制在英文字 30-50 字以內。
針對新鮮人及轉職者,分別有適合的內容以及各 2 種範本如下:
新鮮人
【你的主修】graduated with【應徵職缺必備能力】skills. Currently seeking a position as a【應徵職稱】at【應徵企業】, to【職涯目標】.Gained【應徵職缺必備的經驗或能力】experiences at【學術經驗/課外活動】, receiving/achieving【獎項或成就】.
轉職者
【前份工作職稱】with【應徵職缺必備能力】skills. Currently seeking a position as a【應徵職缺】at【應徵企業】, to【職涯目標】. Built【應徵職缺必備的經驗或能力】experience at【先前的工作經驗】, receiving/achieving【獎項或成就】.
Part 3
個人資訊大概是在英文 CV 中影響面試機率最小但卻又非常重要的段落了,千萬別讓企業對你產生了面試的興趣卻又無法連絡到你!以下是在英文 CV 中,該放/不該放的個人資訊:
英文 CV 中可放的個人資訊:
英文 CV 中不該放的個人資訊:
Part 4
誠如在前面介紹英文 CV 的排版時所提到的,功能型&混合型的 CV 著重呈現求職者的亮點,此時「能力」的段落便是呈現亮點的好方法。而對於工作經驗與應徵職缺高度相關、使用「倒序型」排版撰寫 CV 的求職者,也可以是 CV 篇幅以及自身情狀況,適當地在 CV 最後加入能力的段落,點出自身條件的亮點。
那麼,在大大小小、專精或略有接觸的能力中,該怎麼挑選放上 CV 的 skills?同樣地,請再次化身企業的人資或是面試官,想想他們看到你列出的 skills 時,心裡的疑問:
英文 CV 上應該列出來的能力在精不在多,如果你列出的 skills 可以很好地回答上述的任何一個問題,就可以考慮放在 CV 上;如果無法,就不是適合應徵這個工作的能力。
想要讓自己的 skills 跟應徵的職缺最 match,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直接參考 JD 中列出的必備&加分能力,可間單分為技術能力(hard skills)、個人能力(soft skills),絕對高度相關、不會出錯。本身就注重技術能力的工作像是工程師、UI&UX 設計師等,凸顯相關的 hard skill 就顯得特別重要;而除了硬實力以外,也著重團隊溝通協調的工作像是 PM,便應該注意軟硬實力呈現的比例。
如果你想應徵的職缺 JD 沒有明確列出需要的能力,則可以寫各類型工作普遍都需要的電腦操作&文書能力、語言能力、軟實力(溝通、團隊合作、團隊帶領等)。
在描述能力時,建議分類並列點(bullet point)呈現。除非有證照、測驗分數可以證明程度,不需要再額外使用文字說明,也不需要利用圖像呈現精熟的程度,一來是因為圖像不利於 ATS 篩選履歷,二來是這樣的呈現方式並沒有客觀的標準,對於 HR 或是面試官來說是沒有意義的。
Part 5
學歷除了彰顯求職者的背景,有時也帶有串連校友的社群作用。如果所學與應徵的職缺高度相關,學歷便成為一種背書;學校的名聲、在該領域的成就等,也可以佐證求職者的能力,也可以幫助人脈的經營。
依照時間軸排序,並將越近的學歷放在越前面,追溯至大學即可,除非高中是最高的學歷,一般來說不需要包含高中學歷。
對於甫畢業、經驗不多的新鮮人來說,可以多著墨學歷的內容並放在 CV 中前段的位置,較為詳細列出在學成就以及所學到的專業。 至於應徵職缺與所學無關、或是經驗豐富的資深工作者,則應該讓其他能夠彰顯自己與這份工作適配性的部分成為 CV 的亮點,像是工作經驗、Skills 等,並把學歷放在工作經驗後面。
可以放上在學的學歷以及已經完成的學校專案,記得標註預計畢業的年份即可。
除非沒有其他學歷可以放,通常不建議放上異業或是休學、未完成的學歷。如果需要放,還是可以說明自己在學時曾完成的專題,並注意不要誤導企業認為你有取得這個學位。
一般來說,學歷可撰寫的內容如下:
不管是 CV 的哪個部分,都需謹記資訊在精不在多,而且要選擇能夠為自己加最多分、與應徵的職缺最相關的,避免暴露自己的短處,例如若是 GPA 普通甚至是頗低,就別放上去了!
Part 6
終於來到了 CV 中最重要的部分!相信大家不管是在學校學習、或是自己找資源學習,真正進到職場後,都會發現紙上談兵與實戰應用還是會有些差距。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工作都會要求實務經驗,甚至在海外求職時,有些企業也會希望求職者有當地的工作經驗,以減少文化上的溝通障礙。
將最近的工作經驗放在最前面,在每份工作經驗中利用 3-5 個列點(bullet points)描述學習到的技能與達成的目標。
在英文 CV 中,無論描述的是現在正在進行或是已經過去的經驗,動詞都建議使用過去式。如果想用現在式描述現在的工作也不無不可,但要注意在該工作經驗中的所有描述都要使用現在式。 除此之外,使用 action verbs 為每句話開頭,達成強而有力且客觀直接的敘述,並記得維持整份 CV 都有正向的調性。
新鮮人或是資淺的工作者較沒有這個困擾,畢竟可放的工作經驗不多。如果經歷真的太少,可以放上課程經驗、課外活動、志工活動、實習經驗等。 另一方面,若是一份 CV 長達 2 頁,通常都是因為工作經驗的篇幅較長所致,也是因為這位求職者擁有較長的工作經歷。一般建議可以選擇 3-5 個工作經驗放在 CV 上,或是列出可追溯至近 10-15 年 的工作經驗。
熟讀 JD 中的能力要求以及事先對於企業的文化、產業趨勢做好功課,針對想要應徵的職缺與企業,選擇過去經驗中能力、文化高度相關的。
雖然工作經驗的段落很重要,但因為篇幅有限,應剔除不相關的工作經驗。企業在閱讀 CV 時,需要能夠感覺到你對這份職缺所需的能力、公司所在的產業有足夠的了解,並且循序漸進地強化自己的專業、符合職涯發展及目標。
這一點可以說是整份 CV 中無論哪個段落都適用,不管是為了吸引企業,或是通過 ATS 的篩選,都可以盡量直接選用 JD 中使用的字句。
如同前面我們在介紹「能力」段落時,提醒大家不要用形容詞、圖像說明能力的程度,放到工作經驗的段落也是一樣的道理。避免使用空泛、沒有客觀標準的詞彙描述,建議直接量化過往工作的成效,不僅直觀而且也可以在一片文字中抓住對方的目光。
如果你過往有些較為小眾的經驗,或是待過規模比較小的公司,甚至是想申請國外的工作,都可以審視自己的經驗是否能讓對方有共感。舉例來說,像是同樣 10% 的轉換率,對於 A 產業來說稀鬆平常,對於 B 產業來說可能是無法置信地高。因此,試著跳脫同溫層的心態,檢查你的 CV 是否可以適當加上一些說明的文字,讓對於這個經驗陌生的 HR 可以試著同理你的感受與想法。
除了用文字敘述工作經驗以外,如果 CV 的篇幅以及企業文化允許,或是你只是想做一份維持公開、能夠觸及到機會的 CV,不妨用比較活潑的方式放上專案的成果,像是 CakeResume 的履歷工具中有各種模塊可以自由發揮,讓你同時放上圖像、影像、文字與連結,利用豐富的視覺吸引企業的注意!
Part 7
如果大家有申請過一些大型企業、需要填寫制式表格的工作,可能會遇過在整份文件的末端,會要求你簽字、押日期,保證自己在整份文件中所填的資料都是真實的,這就是「聲明」的作用。
在某些國家,像是印度,聲明段落是常見的 CV 內容。一般來說,若是企業沒有特別要求,可以不用主動在 CV 中放上這個部分。
這個段落其實不需要費太多心思,主要還是應該注意自己在撰寫 CV 時是否一直都有維持誠實、沒有虛構或是膨脹的描述。聲明段落不需要長,只需要簡單真誠即可。
【你的全名】, solemnly declare that all the details above in my cv is true and accurate. I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rrectness of the information mentioned.
【你的全名簽名】【日期】
Part 8
現在已經不常看到把 references 放在 CV 中,但是 references check(資歷查核)在求職過程中仍然是很重要的一環,有時是在應徵時填寫的表格就要求求職者附上;有時是會在確定要聘任前,才會發生的環節;當然也有時不會有這個環節。
因此,我們在撰寫 CV 時,可以不用主動加入 references 的段落(除非你的推薦人大有來頭、可以讓企業眼睛為之一亮), 而若是在 JD 中就要求 CV 要附上 references,以下是撰寫這個段落的要點:
既然是希望推薦人能幫自己說好話,當然要選擇關係好、合作經驗愉快的推薦人。除此之外,也不要仗著關係好就變得隨便,記得要確認推薦人的意願,以及偏好的聯絡方式甚至是方便的時間,不要讓對方接到冒昧的來電或是信件,對於你、推薦人或是應徵企業都會是不好的體驗。
同樣地,推薦人也是在精不在多,有時太多推薦人反而可能會有影響品質的疑慮。可以選擇共事經驗愉快、與應徵職缺的產業/職能較為相關、在產業中有影響力的推薦人。
在推薦人的段落中,可以放上這些資訊:
根據 CV 篇幅或是應徵企業的要求,一般來說推薦人的資訊有以下幾個放法:
在討論撰寫 CV 時,「個人興趣」是一個曖昧的主題,有時感覺個人興趣似乎能和工作連上關係,卻又不見得能為能力背書。個人興趣似乎像是「無關的個人資訊」,那麼,到底該不該放呢?
一般來說,CV 的篇幅有限,工作經驗、skills 甚至是學歷,通常更能為我們加分,因此個人興趣一般不建議花費篇幅撰寫,然而,以下兩種類型的求職者,可以考慮在 CV 中加上個人興趣:
對於初出社會的新鮮人或是經驗非常少的初級求職者,在準備第一份 CV 時,可能會面臨沒有硬實力的內容可以撰寫的窘境。此時,個人興趣可能就是你的救星!也因為經驗較少,可以利用個人興趣展現你的軟實力以及人格特質的部分,像是負責、獨立、學習力強、善於團隊合作或是帶領團隊等,也許會吸引到很注重文化與個人特質的企業呢!
2. 個人興趣與應徵職缺高度相關
舉例來說,對於品牌行銷的工作而言,喜歡創作、寫作、製作 podcast 等興趣就會是加分的興趣;想要申請非營利組織工作的話,就可以連結平常有做志工和社區服務的興趣;而如果你平常就喜歡打遊戲,遊戲產業就會很適合你!
如同「能力」的段落一樣,利用列點的方式簡單列出,不需要花過多的敘述和篇幅,可以參考下表參照你的興趣是否對你想要應徵的工作很加分:
興趣嗜好 | 適合職位/企業/產業 |
---|---|
寵物照護 | 寵物產業 |
兒童照護 | 教師/兒童照護產業 |
攝影 | 攝影師 |
烹飪、烘焙 | 餐廳&食品產業 |
藝術、素描、繪畫 | 設計師 |
歷史、文化、旅遊 | 導遊/旅遊產業 |
閱讀、寫作、podcast | 行銷 |
線上遊戲、電腦遊戲 | 遊戲產業 |
運動、健康 | 運動教練/健身產業 |
影片創作、看電影 | 剪輯師/影視產業 |
志工、社區服務 | 社會企業、非營利組織 |
音樂創作、聽音樂、演奏樂器 | 音樂產業 |
如果你是在上述第二種類型,也就是個人興趣與應徵職缺高度相關的求職者,除了文字以外,也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分享自己業餘進行的 project 成果,讓你的能力與熱忱可以更立體地呈現:
若你不想為排版苦惱,歡迎使用 CakeResume 的 線上 CV 編輯工具,不管是想要純文字的 CV,還是想要插入圖片、簡報、影片等多媒體,都可以簡單拖曳完成!除了 CV,也可以用來排版其他文件、製作個人網站,邀請你一起試試!